原标题:2022年国家继续鼓励推广热泵应用,空气能十大品牌纽恩泰奋勇前进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全面进入‘低碳’时代。热泵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势,是能源转型、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正在供暖、舒适、热水、烘干、工业应用领域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2022年以来,从各部委到省市自治区,都陆续出台大量政策指导文件,给热泵的技术路线选择和市场推广乃至补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件:《国管局关于2022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
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因地制宜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和热泵技术,实现新增热泵供热(制冷)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创建绿色供热系统,逐步转变供热格局,不再新增独立燃气供热设施,加大绿色电力在热泵及储热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因地制宜利用中深层水热型地热、浅层地热能、中深层井下换热资源、空气能和城市余热资源,推动供热方式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加快实现电气化、低碳化。
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引导重点开发区域、新建建筑等领域优先采用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在污水处理厂及周边区域优先利用再生水源热泵供暖,在农村地区、公共建筑等领域推广空气源热泵应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达到10%以上。
重点在有住宿或热水需求的学校、医院、养老及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综合考虑各类建筑的平均楼层、限制比率、建筑适用率、已建或规划的光伏规模,推广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的应用。
大力推广能源计量、高效节能光源、供暖空调系统高效运行、新风热回收、节能灶具等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用能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推广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等技术,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推广模式。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地热等高效清洁供暖方式。
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在能源消费环节,开展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加快形成以清洁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在具备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加快推广应用电窑炉、电锅炉、电动力设备。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推广工业余热集中供热;科学推进“煤改电”,有序推进“煤改气”,减少取暖用煤需求。在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环保要求较高区域,推广应用电锅炉、热泵、分散式电采暖;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推进清洁供暖示范城市建设,在蒙东地区加快探索高比例清洁能源电供暖示范。到2025年,新增电供暖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清洁取暖覆盖率超过80%。
因地制宜采用可再生能源、燃气、电力、热电联产等方式加快供暖燃煤锅炉替代,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和能源高效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
持续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引导自然条件适宜地区加大太阳能、中深层地岩热、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力争达到80%。
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节能方式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源和水源热泵等。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大力推动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施工、安装,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支持农村利用农房屋顶和院落发展光伏发电,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纳。推进建筑领域电气化,大力提高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因地制宜建立我市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实施技术路径,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及复合应用,探索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的区域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措施。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等。
推动既有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鼓励并规范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到规划期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空气能十大品牌纽恩泰作为中国热泵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之下,坚持以核心科技满足消费者需求,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为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空气能取暖费电吗?